房屋安全鑒定機構
提供公正、科學、高效、嚴謹?shù)姆课蓁b定服務
公司簡介資質證書服務理念人才招聘建筑房屋安全鑒定房屋結構安全檢測施工周邊影響房屋鑒定房屋質量檢測鑒定擴建改造房屋檢測災后房屋受損鑒定評估危房鑒定與評估學校幼兒園抗震鑒定鋼結構檢測鑒定建設工程質量檢測鑒定辦理特種行業(yè)許可證鑒定房屋安全鑒定常見問題房屋安全鑒定收費標準建筑房屋安全鑒定流程房屋安全檢測鑒定儀器房屋安全檢測鑒定依據(jù)公司資訊行業(yè)新聞公告通知歡迎留言聯(lián)系信息潮州房屋安全鑒定東莞房屋安全鑒定恩平房屋安全鑒定佛山房屋安全鑒定高州房屋安全鑒定廣州房屋安全鑒定河源房屋安全鑒定化州房屋安全鑒定惠州房屋安全鑒定江門房屋安全鑒定揭陽房屋安全鑒定開平房屋安全鑒定樂昌房屋安全鑒定雷州房屋安全鑒定連州房屋安全鑒定廉江房屋安全鑒定陸豐房屋安全鑒定羅定房屋安全鑒定茂名房屋安全鑒定梅州房屋安全鑒定南雄房屋安全鑒定普寧房屋安全鑒定清遠房屋安全鑒定汕頭房屋安全鑒定汕尾房屋安全鑒定韶關房屋安全鑒定深圳房屋安全鑒定四會房屋安全鑒定吳川房屋安全鑒定信宜房屋安全鑒定興寧房屋安全鑒定陽春房屋安全鑒定陽江房屋安全鑒定英德房屋安全鑒定云浮房屋安全鑒定湛江房屋安全鑒定肇慶房屋安全鑒定中山房屋安全鑒定珠海房屋安全鑒定
您好,歡迎來到志承房屋檢測鑒定官方網(wǎng)站!提供房屋鑒定、房屋安全鑒定、房屋質量檢測鑒定、危房鑒定、抗震鑒定、房屋受損鑒定服務。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咨詢熱線:
159 2030 3237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廣東志承檢測鑒定有限公司

專業(yè)房屋安全鑒定機構為你服務

電話:020-87714060

手機:159 2030 3237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qū)高普路138號西座208單元

服務廣東各市地區(qū)

建設部關于發(fā)布行業(yè)標準《危險房屋鑒定標準》的通知

 二維碼 1498
發(fā)表時間:2017-03-10 14:43

發(fā)布部門: 建設部

發(fā)布文號:

  1 總則

  1.0.1為有效利用既有房屋,正確判斷房屋結構的危險程度,及時治理危險房屋,確保使用安全,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既有房屋的危險性鑒定。

  1.0.3危險房屋鑒定及對有特殊要求的工業(yè)建筑和公共建筑、保護建筑和高層建筑以及在偶然作用下的房屋危險性鑒定,除應符合本標準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guī)定。

  2 符號、代號

  2.1 符號

  房屋危險性鑒定使用的符號及其意義,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Lo——計算跨度;

  h——計算高度;

  n——構件數(shù);

  ndc——危險柱數(shù);

  ndw——危險墻段數(shù);

  ndmb——危險主梁數(shù);

  ndsb——危險次梁數(shù);

  nds——危險板數(shù);

  nc——柱數(shù);

  nmb——主梁數(shù);

  nsb——次梁數(shù);

  nw——墻段數(shù);

  ns——板數(shù);

  nd——危險構件數(shù);

  nrt——屋架榀數(shù);

  ndrt——危險屋架榀數(shù);

  P——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Pfdm——地基基礎中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Psdm——承重結構中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Pesdm——圍護結構中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R——結構構件抗力;

  S——結構構件作用效應;

  μ——隸屬度;

  μA——房屋A級的隸屬度;

  μB——房屋B級的隸屬度;

  μC——房屋C級的隸屬度;

  μD——房屋D級的隸屬度;

  μa——房屋組成部分a級的隸屬度;

  μb——房屋組成部分b級的隸屬度;

  μc——房屋組成部分c級的隸屬度;

  μd——房屋組成部分d級的隸屬度;

  μaf——地基基礎a級的隸屬度;

  μbf——地基基礎b級的隸屬度;

  μcf——地基基礎c級的隸屬度;

  μdf——地基基礎d級的隸屬度;

  μas——上部承重結構a級的隸屬度;

  μbs——上部承重結構b級的隸屬度;

  μcs——上部承重結構c級的隸屬度;

  μds——上部承重結構d級的隸屬度;

  μaes——圍護結構a級的隸屬度;

  μbes——圍護結構b級的隸屬度;

  μces——圍護結構c級的隸屬度;

  μdes——圍護結構d級的隸屬度;

  γo——結構構件重要性系數(shù);

  ρ——斜率。

  2.2 代號

  房屋危險性鑒定使用的代號及其意義,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b、c、d——房屋組成部分危險性鑒定等級;

  A、B、C、D——房屋危險性鑒定等級;

  Fd——非危險構件;

  Td——危險構件。

  3 鑒定程序與評定方法

  3.1 鑒定程序

  3.1.1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依次按下列程序進行:

  1 受理委托:根據(jù)委托人要求,確定房屋危險性鑒定內(nèi)容和范圍;

  2 初始調查:收集調查和分析房屋原始資料,并進行現(xiàn)場查勘;

  3 檢測驗算:對房屋現(xiàn)狀進行現(xiàn)場檢測,必要時,采用儀器測試和結構驗算;

  4 鑒定評級:對調查、查勘、檢測、驗算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評定,確定其危險等級;

  5 處理建議:對被鑒定的房屋,應提出原則性的處理建議;

  6 出具報告:報告式樣應符合附錄A的規(guī)定。

  3.2 評定方法

  3.2.1 綜合評定應按三層次進行。

  3.2.2 第一層次應為構件危險性鑒定,其等級評定應分為危險構件(Td)和非危險構件(Fd)兩類。

  3.2.3 第二層次應為房屋組成部分(地基基礎、上部承重結構、圍護結構)危險性鑒定,其等級評定應分為a、b、c、d四等級。

  3.2.4 第三層次應為房屋危險性鑒定,其等級評定應分為A、B、C、D四等級。

  4 構件危險性鑒定

  4.1 一般規(guī)定

  4.1.1 危險構件是指其承載能力、裂縫和變形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的結構構件。

  4.1.2 單個構件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基礎

  1)獨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單個基礎為一構件;

  2)條形基礎:以一個自然間一軸線單面長度為一構件;

  3)板式基礎:以一個自然間的面積為一構件。

  2 墻體:以一個計算高度、一個自然間的一面為一構件。

  3 柱:以一個計算高度、一根為一構件。

  4 梁、檁條、擱柵等:以一個跨度、一根為一構件。

  5 板:以一個自然間面積為一構件;預制板以一塊為一構件。

  6 屋架、桁架等:以一榀為一構件。

  4.2 地基基礎

  4.2.1 地基基礎危險性鑒定應包括地基和基礎兩部分。

  4.2.2 地基基礎應重點檢查基礎與承重磚墻連接處的斜向階梯形裂縫、水平裂縫、豎向裂縫狀況,基礎與框架柱根部連接處的水平裂縫狀況,房屋的傾斜位移狀況,地基滑坡、穩(wěn)定、特殊土質變形和開裂等狀況。

  4.2.3 當?shù)鼗糠钟邢铝鞋F(xiàn)象之一者,應評定為危險狀態(tài):

  1 地基沉降速度連續(xù)2個月大于2mm/月,并且短期內(nèi)無終止趨向;

  2 地基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其沉降量大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J7—81)規(guī)定的允許值,上部墻體產(chǎn)生沉降裂縫寬度大于10mm,且房屋局部傾斜率大于1%;

  3 地基不穩(wěn)定產(chǎn)生滑移,水平位移量大于10mm,并對上部結構有顯著影響,且仍有繼續(xù)滑動跡象。

  4.2.4 當房屋基礎有下列現(xiàn)象之一者,應評定為危險點:

  1 基礎承載能力小于基礎作用效應的85%(R/γoS<0.85);

  2 基礎老化、腐蝕、酥碎、折斷,導致結構明顯傾斜、位移、裂縫、扭曲等;

  3 基礎已有滑動,水平位移速度連續(xù)2個月大于2mm/月,并在短期內(nèi)無終止趨向。

  4.3 砌體結構構件

  4.3.1 砌體結構構件的危險性鑒定應包括承載能力、構造與連接、裂縫和變形等內(nèi)容。

  4.3.2 需對砌體結構構件進行承載力驗算時,應測定砌塊及砂漿強度等級,推定砌體強度,或直接檢測砌體強度。實測砌體截面有效值,應扣除因各種因素造成的截面損失。

  4.3.3 砌體結構應重點檢查砌體的構造連接部位,縱橫墻交接處的斜向或豎向裂縫狀況,砌體承重墻體的變形和裂縫狀況以及拱腳裂縫和位移狀況。注意其裂縫寬度、長度、深度、走向、數(shù)量及其分布,并觀測其發(fā)展狀況。

  4.3.4 砌體結構構件有下列現(xiàn)象之一者,應評定為危險點:

  1 受壓構件承載力小于其作用效應的85%(R/γoS<0.85);

  2 受壓墻、柱沿受力方向產(chǎn)生縫寬大于2mm、縫長超過層高1/2的豎向裂縫,或產(chǎn)生縫長超過層高1/3的多條豎向裂縫;

  3 受壓墻、柱表面風化、剝落,砂漿粉化,有效截面削弱達1/4以上;

  4 支承梁或屋架端部的墻體或柱截面因局部受壓產(chǎn)生多條豎向裂縫,或裂縫寬度已超過1mm;

  5 墻柱因偏心受壓產(chǎn)生水平裂縫,縫寬大于0.5mm;

  6 墻、柱產(chǎn)生傾斜,其傾斜率大于0.7%,或相鄰墻體連接處斷裂成通縫;

  7 墻、柱剛度不足,出現(xiàn)撓曲鼓閃,且在撓曲部位出現(xiàn)水平或交叉裂縫;

  8 磚過梁中部產(chǎn)生明顯的豎向裂縫,或端部產(chǎn)生明顯的斜裂縫,或支承過梁的墻體產(chǎn)生水平裂縫,或產(chǎn)生明顯的彎曲、下沉變形;

  9 磚筒拱、扁殼、波形筒拱、拱頂沿母線裂縫,或拱曲面明顯變形,或拱腳明顯位移,或拱體拉桿銹蝕嚴重,且拉桿體系失效;

  10 石砌墻(或土墻)高厚比:單層大于14,二層大于12,且墻體自由長度大于6m。墻體的偏心距達墻厚的1/6。

  4.4 木結構構件

  4.4.1 木結構構件的危險性鑒定應包括承載能力、構造與連接、裂縫和變形等內(nèi)容。

  4.4.2 需對木結構構件進行承載力驗算時,應對木材的力學性質、缺陷、腐朽、蟲蛀和鐵件的力學性能以及銹蝕情況進行檢測。實測木構件截面有效值,應扣除因各種因素造成的截面損失。

  4.4.3 木結構構件應重點檢查腐朽、蟲蛀、木材缺陷、構造缺陷、結構構件變形、失穩(wěn)狀況,木屋架端節(jié)點受剪面裂縫狀況,屋架出平面變形及屋蓋支撐系統(tǒng)穩(wěn)定狀況。

  4.4.4 木結構構件有下列現(xiàn)象之一者,應評定為危險點:

  1 木結構構件承載力小于其作用效應的90%(R/γoS<0.90);

  2 連接方式不當,構造有嚴重缺陷,已導致節(jié)點松動變形、滑移、沿剪切面開裂、剪壞或鐵件嚴重銹蝕、松動致使連接失效等損壞;

  3 主梁產(chǎn)生大于Lo/150的撓度,或受拉區(qū)伴有較嚴重的材質缺陷;

  4 屋架產(chǎn)生大于Lo/120的撓度,且頂部或端部節(jié)點產(chǎn)生腐朽或劈裂,或出平面傾斜量超過屋架高度的h/120;

  5 檁條、擱柵產(chǎn)生大于Lo/120的撓度,人墻木質部位腐朽、蟲蛀或空鼓;

  6 木柱側彎變形,其矢高大于h/150,或柱頂劈裂,柱身斷裂。柱腳腐朽,其腐朽面積大于原截面1/5以上;

  7 對受拉、受彎、偏心受壓和軸心受壓構件,其斜紋理或斜裂縫的斜率ρ分別大于7%、10%、15%和20%;

  8 存在任何心腐缺陷的本質構件。

  4.5 混凝土結構構件

  4.5.1 混凝土結構構件的危險性鑒定應包括承載能力、構造與連接、裂縫和變形等內(nèi)容。

  4.5.2 需對混凝土結構構件進行承載力驗算時,應對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碳化和鋼筋的力學性能、化學成分、銹蝕情況進行檢測;實測混凝土構件截面有效值,應扣除因各種因素造成的截面損失。

  4.5.3 混凝土結構構件應重點檢查柱、梁、板及屋架的受力裂縫和主筋銹蝕狀況,柱的根部和頂部的水平裂縫,屋架傾斜以及支撐系統(tǒng)穩(wěn)定等。

  4.5.4 混凝土構件有下列現(xiàn)象之一者,應評定為危險點:

  1 構件承載力小于作用效應的85%(R/γoS<0.85);

  2 梁、板產(chǎn)生超過Lo/150的撓度,且受拉區(qū)的裂縫寬度大于1mm;

  3 簡文梁、連續(xù)梁跨中部位受拉區(qū)產(chǎn)生豎向裂縫,其一側向上延伸達梁高的2/3以上,且縫寬大于0.5mm,或在支座附近出現(xiàn)剪切斜裂縫,縫寬大于0.4mm;

  4 梁、板受力主筋處產(chǎn)生橫向水平裂縫和斜裂縫,縫寬大于1mm,板產(chǎn)生寬度大于0.4mm的受拉裂縫;

  5 梁、板因主筋銹蝕,產(chǎn)生沿主筋方向的裂縫,縫寬大于1mm,或構件混凝土嚴重缺損,或混凝土保護層嚴重脫落、露筋;

  6 現(xiàn)澆板面周邊產(chǎn)生裂縫,或板底產(chǎn)生交叉裂縫;

  7 預應力梁、板產(chǎn)生豎向通長裂縫;或端部混凝土松散露筋,其長度達主筋直徑的100倍以上;

  8 受壓柱產(chǎn)生豎向裂縫,保護層剝落,主筋外露銹蝕;或一側產(chǎn)生水平裂縫,縫寬大于1mm,另一側混凝土被壓碎,主筋外露銹蝕;

  9 墻中間部位產(chǎn)生交叉裂縫,縫寬大于0.4mm;

  10 柱、墻產(chǎn)生傾斜、位移,其傾斜率超過高度的1%,其側向位移量大于h/500;

  11 柱、墻混凝土酥裂、碳化、起鼓,其破壞面大于全截面的1/3,且主筋外露,銹蝕嚴重,截面減??;

  12 柱、墻側向變形,其極限值大于h/250,或大于30mm;

  13 屋架產(chǎn)生大于Lo/200的撓度,且下弦產(chǎn)生橫斷裂縫,縫寬大于1mm;

  14 屋架的支撐系統(tǒng)失效導致傾斜,其傾斜率大于屋架高度的2%;

  15 壓彎構件保護層剝落,主筋多處外露銹蝕;端節(jié)點連接松動,且伴有明顯的變形裂縫;

  16 梁、板有效擱置長度小于規(guī)定值的70%。

  4.6 鋼結構構件

  4.6.1 鋼結構構件的危險性鑒定應包括承載能力、構造和連接、變形等內(nèi)容。

  4.6.2 當需進行鋼結構構件承載力驗算時,應對材料的力學性能、化學成分、銹蝕情況進行檢測。實測鋼構件截面有效值,應扣除因各種因素造成的截面損失。

  4.6.3 鋼結構構件應重點檢查各連接節(jié)點的焊縫、螺栓、鉚釘?shù)惹闆r;應注意鋼柱與梁的連接形式、支撐桿件、柱腳與基礎連接損壞情況,鋼屋架桿件彎曲、截面扭曲、節(jié)點板彎折狀況和鋼屋架撓度、側向傾斜等偏差狀況。

  4.6.4 鋼結構構件有下列現(xiàn)象之一者,應評定為危險點:

  1 構件承載力小于其作用效應的90%(R/γoS<0.9);

  2 構件或連接件有裂縫或銳角切口;焊縫、螺栓或鉚接有拉開、變形、滑移、松動、剪壞等嚴重損壞;

  3 連接方式不當,構造有嚴重缺陷;

  4 受拉構件因銹蝕,截面減少大于原截面的10%;

  5 梁、板等構件撓度大于Lo/250,或大于45mm;

  6 實腹梁側彎矢高大于Lo/600,且有發(fā)展跡象;

  7 受壓構件的長細比大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J17—88)中規(guī)定值的1.2倍;

  8 鋼柱頂位移,平面內(nèi)大于h/150,平面外大于h/500,或大于40mm;

  9 屋架產(chǎn)生大于Lo/250或大于40mm的撓度;屋架支撐系統(tǒng)松動失穩(wěn),導致屋架傾斜,傾斜量超過h/150。

  5 房屋危險性鑒定

  5.1 一般規(guī)定

  5.1.1 危險房屋(簡稱危房)為結構已嚴重損壞,或承重構件已屬危險構件,隨時可能喪失穩(wěn)定和承載能力,不能保證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

  5.1.2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根據(jù)被鑒定房屋的構造特點和承重體系的種類,按其危險程度和影響范圍,按照本標準進行鑒定。

  5.1.3 危房以幢為鑒定單位,按建筑面積進行計量。

  5.2 等級劃分

  5.2.1 房屋劃分成地基基礎、上部承重結構和圍護結構三個組成部分。

  5.2.2 房屋各組成部分危險性鑒定,應按下列等級劃分:

  1 a級:無危險點;

  2 b級:有危險點;

  3 c級:局部危險;

  4 d級:整體危險。

  5.2.3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按下列等級劃分;

  1 A級:結構承載力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未發(fā)現(xiàn)危險點,房屋結構安全。

  2 B級:結構承載力基本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個別結構構件處于危險狀態(tài),但不影響主體結構,基本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3 C級:部分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xiàn)險情,構成局部危房。

  4 D級: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xiàn)險情,構成整幢危房。

  5.3 綜合評定原則

  5.3.1 房屋危險性鑒定應以整幢房屋的地基基礎、結構構件危險程度的嚴重性鑒定為基礎,結合歷史狀態(tài)、環(huán)境影響以及發(fā)展趨勢,全面分析,綜合判斷。

  5.3.2 在地基基礎或結構構件發(fā)生危險的判斷上,應考慮它們的危險是孤立的還是相關的。當構件的危險是孤立的時,則不構成結構系統(tǒng)的危險;當構件的危險是相關的時,則應聯(lián)系結構的危險性判定其范圍。

  5.3.3 全面分析、綜合判斷時,應考慮下列因素:

  1 各構件的破損程度;

  2 破損構件在整幢房屋中的地位;

  3 破損構件在整幢房屋所占的數(shù)量和比例;

  4 結構整體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5 有損結構的人為因素和危險狀況;

  6 結構破損后的可修復性;

  7 破損構件帶來的經(jīng)濟損失。

  5.4 綜合評定方法

  5.4.1 根據(jù)本標準劃分的房屋組成部分,確定構件的總量,并分別確定其危險構件的數(shù)量。

  5.4.2 地基基礎中危險構件百分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Pfdm=nd/n×100% (5.4.2)

  式中Pfdm——地基基礎中危險構件(危險

點)百分數(shù);

  nd——危險構件數(shù);

  n——構件數(shù)。

  5.4.3 承重結構中危險構件百分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Psdm=(2.4ndc+2.4ndw+1.9(ndmb+ndrt)+1.4ndsb+nds)/

      (2.4nc+2.4nw+1.9(nmb+nrt)+1.4nsb+ns)×100%   (5.4.3)

  式中 Psdm——承重結構中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ndc——危險柱數(shù);

  ndw——危險墻段數(shù);

  ndmb——危險主梁數(shù);

  ndrt——危險屋架榀數(shù);

  ndsb——危險次梁數(shù);

  nds——危險板數(shù);

  nc——柱數(shù);

  nw——墻段數(shù);

  nmb——主梁數(shù);

  nrt——屋架榀數(shù);

  nsb——次梁數(shù);

  ns——板數(shù);

  5.4.4 圍護結構中危險構件百分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Pesdm=nd/n×100% (5.4.4)

  式中 Pesdm——圍護結構中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nd——危險構件數(shù);

  n——構件數(shù)。

  5.4.5 房屋組成部分a級的隸屬函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μa=1 (P=0%)  (5.4.5)

  式中μa——房屋組成部分a級的隸屬度;

  P——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5.4.6 房屋組成部分b級的隸屬函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1           (P≤5%)

  μb={(30%-P)/25%(5%<P<30%)

     0           (P≥30%)

                      (5.4.6)

  式中μb——房屋組成部分b級的隸屬度;

    P——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5.4.7 房屋組成部分c級的隸屬函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0           (P≤5%)

  μc={(P-5%)/25%  (5%<P<30%)

     (100%-P)/70%(30%≤P≤100%)

                      (5.4.7)

  式中μc——房屋組成部分c級的隸屬度;

    P——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5.4.8 房屋組成部分d級的隸屬函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0           (P≤30%)

  μd={(P-30%)/70%(30%<P<100%)

     1           (P=100%)

                      (5.4.8)

  式中μd——房屋組成部分d級的隸屬度;

    P——危險構件(危險點)百分數(shù)。

  5.4.9 房屋A級的隸屬函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μA=max(min(0.3,μaf),min(0.6,μas),min(0.1,μaes))

                                     (5.4.9)

  式中μA——房屋A級的隸屬度;

  μaf——地基基礎a級的隸屬度;

  μas——上部承重結構a級隸屬度;

  μaes——圍護結構a級的隸屬度。

  5.4.10 房屋B級的隸屬函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μB=max(min(0.3,μbf),min(0.6,μbs),min(0.1,μbes))

                                     (5.4.10)

  式中μB——房屋B級的隸屬度;

  μbf——地基基礎b級的隸屬度;

  μbs——上部承重結構b級隸屬度;

  μbes——圍護結構b級的隸屬度。

  5.4.11 房屋C級的隸屬函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μC=max(min(0.3,μcf),min(0.6,μcs),min(0.1,μces))

                                     (5.4.11)

  式中μc——房屋C級的隸屬度;

  μcf——地基基礎c級的隸屬度;

  μcs——上部承重結構c級隸屬度;

  μces——圍護結構c級的隸屬度。

  5.4.12 房屋D級的隸屬函數(shù)應按下式計算:

  μD=max(min(0.3,μdf),min(0.6,μds),min(0.1,μdes))

                                     (5.4.12)

  式中μD——房屋D級的隸屬度;

  μdf——地基基礎d級的隸屬度;

  μds——上部承重結構d級隸屬度;

  μdes——圍護結構d級的隸屬度。

  5.4.13 當隸屬度為下列值時:

  1 μdf=1,則為D級(整幢危房)。

  2 μds=1,則為D級(整幢危房)。

  3 max(μA,μB,μC,μD)=μA,則綜合判斷結果為A級(非危房)。

  4 max(μA,μB,μC,μD)=μB,則綜合判斷結果為B級(危險點房)。

  5 max(μA,μB,μC,μD)=μC,則綜合判斷結果為C級(局部危房)。

  6 max(μA,μB,μC,μD)=μD,則綜合判斷結果為D級(整幢危房)。

  5.4.14 其他簡易結構房屋可按本章第5.3節(jié)原則直接評定。